日期: 2004年8月25日
原文: 東周刊
陶傑,一位辯才滔滔,文章無敵的才子,但才子自古都是風流的。
本刊從不同渠道,得知陶傑這個人的風流韻事,為求印證,展開了長時間的追蹤,本月十日凌晨,九龍塘金屋時鐘酒店內就上演了一齣風月無邊的好戲。
才子攜女友偷歡被本刊記者目擊拍攝,女友為護陶傑,不惜苦纏在場記者,讓他乘機遁逃,才子被識破後的逃走方式也令人叫絕。
他用廁紙纏面,恍如木乃伊,駕車衝門駛離是非之地,但事情當然不會就此一了百了,而這也只是他眾多風流事例之一而已。
正如他在電台節目中所說:「婚姻是刑期嚟嘅,要終身監禁,但有時要保釋吓,出去放風、唞吓氣,但總會回來向監獄長報到。」
事發後兩日,他與「監獄長」及兒子帶團外遊,至本月底才返家,據知,他已向家人坦白了一切。
深宵時份的九龍塘,已是燈火闌珊,行人稀少,區內只有偷情「性地」——時鐘酒店,仍亮起耀眼的霓虹招牌,吸引着城中不少癡男怨女來幽會。本月十日約凌晨二時四十五分,施他佛道的金屋酒店內門,在昏黃的路燈映照下,走出了一對男女。
兩人一前一後,相距約一米多,女的約廿七、八歲,留短髮,穿T恤短裙,舉止端莊,樣子清秀。男的,四十餘歲,帶金絲眼鏡,穿米色西褲、淺色Polo T恤,貌似影帝黃秋生,外表很斯文。他就是夜晚在商台《光明頂》節目中點評時事、人物,在《蘋果日報》寫專欄,在電子及印刷媒體都炙手可熱的香江第一才子——筆名陶傑的曹捷。
極速狂奔
很難令人聯想到這位大才子為何會跑到時鐘酒店來。
女方剛踏出別墅大門,即警覺地停下來左顧右盼,探視四周,生怕遭人認出與陶傑一起從別墅走出來,不知是否出於職業的習慣,醒目的她一眼就瞥見大門對面有一輛私家車况有記者舉起相機向她拍照。即時機警地回頭向陶說了一聲,兩人便分頭極速狂奔。
很有默契地,男的奔往酒店範圍內的停車場取車,另邊廂,女方急步衝向對面的私家車,先用背部遮蓋記者面前的擋風玻璃一會後,然後緊張地用手拍打着車門向車內記者高聲地說:「你喺度做乜嘢?影乜相?大家行家,你開門啦!大家傾𣈳。」記者沒有理會。
傳媒女友
她神色顯得慌張起來,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圍着私家車團團轉,胡亂伸手想拉開車門及車尾廂,極想找記者傾談,但不成功,一邊就不斷重複地說:「我都試過『捕』過人,大家行家,畀次機會啦!」
她這番說話,令本刊記者意識到其身份是傳媒中人。
木乃伊衝門
除了想講數,她企圖纏着記者掩護陶傑離去。同時,陶已成功撲向自己的黑色富豪房車鑽進車內,飛快地先拉下司機位上方的太陽擋,扳低坐位,又隔着車門向兩名印巴籍看更招手示意,靠近車邊耳語了一陣後,再伏低身不動。
約兩分鐘後,印巴看更為他遞上了些物品,他開始施展逃亡大計。只見堂堂大才子,顧不了面子,為了不想廬山真面目曝光,竟隨手拿起看更給他的白色卷裝廁紙,把自己的面部纏得像一具千年木乃伊,面上只露出兩個眼洞,樣子非常滑稽。另外,他又用一幅白布掛在司機位左邊的玻璃以作遮擋,安排妥當就彈起身立刻開車,拋下女友絕塵而去,才子的急才真的令人讚歎。
苦纏着記者的女友見陶脫險後,即折返時鐘酒店大門,召來兩名助陶脫身的印巴籍看更,遮擋記者鏡頭,還追打下車拍照的記者。約十分鐘後,女方拿起手提電話講了一會,相信是確保陶傑已遠離,才獨個走往窩打老道方向,截了一輛的士離開。
再會女友
本刊另一部跟蹤車尾隨那的士,在到達沙田愉翠苑時,記者發現陶剛才駕駛的富豪房車停在屋苑外,而陶也發現了自己尚在「險境」,他立刻高速駛離現場。
行藏十分警覺
據本刊連日來的追蹤確定,陶與這名女子是一早相識的,女主角是沙田愉翠苑的住客。偷歡事件前四日的深夜,陶如常從商台下班,將車開到尖沙咀廣東道馬可勃羅酒店,與一名男性友人喝了一小時咖啡後,他走入路旁的電話亭打公眾電話,不知是否有甚麼難題難倒大才子,只見平日舌戰群雄,思考敏捷的他竟不顧儀態,竟踎在電話亭內,雙手抱着頭講電話,一臉愁眉深鎖。
談了約十五分鐘後,他駕車往沙田愉翠苑路口,接走女主角,她上車後,陶顯得非常小心,在幾乎沒車輛的道路上不斷望倒後鏡,確定是否被人跟蹤。他把車開到沙田第一城,獨個往櫃員機提款後,再上車。兩人遊了十多分鐘「車河」後,陶送她到愉翠苑才返回薄扶林住所。
有家不歸 出外風流
其實,陶傑對於自己的行藏一向都小心翼翼,九龍塘「金屋」事件發生前,他放工時也是駕着車走迂迴的路線,生怕遭人尾隨,一切都高度戒備,但最後都逃不過本刊追蹤,整個過程是這樣的。
當晚十二時三十五分,《光明頂》完結後半小時,陶駕着黑色的富豪房車載着另一名主持劉細良離開商台,過海到達大坑道,放下劉後,不是立刻返回薄扶林碧瑤灣的寓所,而是驅車到達天后廟道近炮台山道的僻靜交界處,這况四下無人,街燈昏暗。
他下車後,警覺地環顧四周,見沒有行人,便快速「閃」進路旁的電話亭致電,談了十分鐘後,啟動座駕上路,但走的不是歸家路。
在九龍塘打圈
只見他再度過隧道折返九龍,駛到九龍塘沙福道地鐵站對出,在一名佇立等候的妙齡女子身旁停下。
女郎拉開車門鑽進車內,沿着歌和老街,到又一村、又一城後,又折返歌和老街、火車站、沙福道、羅福道等,不斷打圈近二十多分鐘,並成功擺脫記者的追蹤。但數分鐘後,記者在施他佛道金屋酒店見到陶的汽車泊在內,車牌被一塊時鐘酒店專用的鐵牌遮擋。約一小時後,兩人前後步出酒店,在門外上演了這齣狼狽的逃亡戲。
「陶傑是熟客」
記者事後向金屋酒店的一名看更求證,他不知道陶傑的身份,但語氣堅定地說:「佢(陶傑)係熟客,最近呢幾個月,每個月都有兩、三次喺深夜帶同先前嘅女仔嚟開房,佢每次泊車都會畀廿蚊貼士我。」
他又透露,陶傑非常風流,女伴不止一個,「約莫半年前,唔係𠵱家呢條女,嗰時佢帶一個三十幾歲,留短髮嘅女仔嚟開房。每個月都係嚟兩、三次左右。但間中佢亦會帶唔同嘅中國籍女仔嚟開房,計埋有四、五個。」
女友多多常搬竇
據本刊得知,陶傑身邊女友多多,而九龍塘事件亦非第一次,知情人士透露,陶攜女穿梭於時鐘酒店闢室尋歡已當家常便飯,但數個月就會轉一次竇。
一名在灣仔洛克道一間時鐘酒店工作的人士向本刊透露,「陶傑成日上電視梗認得,今年四月,我睇住佢帶住一個打扮好惹火嘅女仔嚟開房。佢嚟過兩、三次左右,每次都唔同女,約莫凌晨點幾兩點到,逗留唔夠兩個鐘就走。佢每次都好小心,跟住條女後面,自己唔出聲,次次都係條女簽名登記房間,通常啲小姐都係咁帶客入房㗎嘞。」
才子疏狂當街小便
在本刊追蹤陶傑的過程中,亦發現了才子疏狂的一面,他不但言論出位,行為也非常不羈,有一天晚上,他慣常駕車送同事返大坑的寓所,然後車經禮頓道,轉入摩利臣山道,在舊帆船酒店門外泊下車。以為他約了甚麼重要人物,但他下車後,左手拿着手提電話,急急腳跑入附近幽黑的草叢,站定後,右手解開褲鏈,來一招天然施肥,當眾小便。完事後,還不停講了幾分鐘電話才開車返家。
才子的行徑真是常人所不能臆測,而他身邊女人之多元化,風流之無界限,也令人匪夷所思。
女研究生知己
陶傑在朋友面前,從不諱言自己風流成性。他的紅顏知己,其中包括一個從上海到香港大學留學的研究生。她長得和陶傑太太相像,清純白淨,與陶傑交往了好幾年,離離合合。當太太懷第二胎時,陶傑甚至帶過她到碧瑤灣的家短聚。上海女友事後曾寫信到陶傑家,回味那次短暫的浪漫,卻被太太看到,呷醋不已。
四十六歲的陶傑迷醉於脂粉叢中,他曾在《流芳頌》中歌頌女性「古往今來,女人不止是詩人創作的靈感清泉,女人也是英雄創業的水力發電廠。女人是除宇宙外,最不可思議的謎團……女人是世上最美好的事物之一。」
太太啞忍
陶傑的女友,亦不乏傳媒行家。有些女友,膽敢在陶傑手電內留言,語調纏綿,太太偶然抽查陶傑的留言信箱,一聽到便狠狠地刪掉。太太遏抑不住醋意之時,便向閨中好友埋怨丈夫,惱他常常以疲倦為藉口,冷落她。
洋名Helen的陶傑太太曾行之,和陶傑育有兩子,長子六歲,么子快將兩歲。兒子的名字,意為心境清靜平和,但Helen知道陶傑有不少外遇,被迫裝傻作啞,心境絕不平靜。
教老婆面對婚外情
陶傑在《日暮荒老的地平線上》况,教導太太如何面對婚外情:「聰明的女人,發現男人有婚外情,不會跟他搞對抗,女人尋死覓活,唬不倒對方,不如以毒攻毒……《金瓶梅》况,西門慶的正室吳月娘,裝傻作啞,讓一窩小老婆分裂內鬥……西門慶淫死後,由吳繼承權力。吳是最後強者。」
斯文溫馴的Helen對風流丈夫,始終難掩恨意,卻說不出口,要由聰明頂透的長子宣之於口。曾跟他到康泰旅行團的團友說,陶的長子曾指着父親說:「陶傑食屎!」、「呢個衰公」、「呢個死仔包!」令才子父親尷尬不已。
陶傑曾說,好丈夫是要在經濟上、生活上,給家人安全感,但他承認,還未做到。
一牀兩制高度自治
陶傑和太太並非心靈上的密友。陶傑形容Helen只了解她七成,兩人相處之道,是「一牀兩制高度自治」,他不要認識太太的朋友;他的朋友,亦只讓太太認識七成,怕她們相見,會有磨擦。兩人共處一屋,一天說不上幾句話。這是陶傑不能化解的矛盾。
他娶了個純情得天使般的女人Helen,但Helen無法了解陶傑複雜的內心世界。有時候,陶傑在商台主持完《光明頂》,凌晨時份寧願在街上閒逛,或呼朋引伴出去喝酒解悶,也不想歸家。
撿回一命正式結婚
陶傑和Helen識於微時,倫敦時已經拍拖。Helen彈琴達八級水準,年輕貌美,是他理想中的女性。一九九一年,陶傑應查良鏞之邀返港出任《明報》副總編輯,Helen亦跟做跟得女友,共賦同居。不過要直至九四年轉職到《東快訊》後,遇上嚴重車禍撿回一命後,他才決心要做件好事,和Helen正式結婚。
婚後初期,他嚴禁傳媒公開其婚姻狀況,試過有記者在公眾場合碰見他一家幾口,他會亂指一通,叫身邊朋友認作其子之父。可見他很怕私生活曝光,也不想妻子與女友們爭風呷醋。
自跟陶傑返港後,Helen一直沒有工作,靠陶傑揹起頭家。
豈料九七年九月金融風暴前夕,他為了迎接長子泰澄的出生,以近一千萬元購入碧瑤灣的居所,以便和父母為鄰。
業權九比一
陶傑機關算盡,與妻聯名買樓,自己佔九成業權,只給太太一成業權。他向記者解釋,物業是自己供的,若給太太一半業權,那天她跑掉,自己得不償失。
這幢樓結果變成超級負資產。去年十月,他忍痛斬纜,以三百七十五萬把單位賣出,勁蝕了五百五十多萬元。他亦有投資股票,其中一次,他聽從港台《講東講西》拍檔王一平牧師的貼士,拿出三十萬買股票,結果損手,令他氣憤不已。
看風駛盡
陶傑近年大紅大紫,他看風駛盡,不放過任何機會賺錢。他如此形容自己:「我不是知識分子,我只是搵食分子,跟在後面搵啖茶飯。」
就像最近,他連導遊也「撈埋」,暑假連續兩次,應康泰老闆黃士心之邀,擔任名譽領隊,先後帶團遊絲綢之路和倫敦及巴黎。據聞,倫敦及巴黎雙城九天遊,團費二萬二千九百多元,參加人數二十三人,陶傑每名團友抽佣二千,已進帳四萬六千多元。
倫敦返港找工作
兩次出團,陶傑都帶同太太和長子,妻兒的旅費需自付,但可以寓工作於娛樂,亦可見他雖是風流才子,但也有熱愛家庭的一面。
陶傑大學畢業後,一直呆在倫敦BBC當節目監製,兼任香港電台倫敦特派員。他才高八斗卻只負責讀新聞,可說是「龍游淺水遭蝦戲」,他也幹得沒精打采,恤衫永遠起皺。他試過一邊在BBC幹全職監製,一邊在BBC對面的倫敦經濟學院攻讀全日制的國際關係碩士,中間只趕回來讀新聞。曾有人勸他不如回港發展,但他說:「我那况會找到工作呢?」
事實並非他想像中那麼差,他第一份工,就是在當時知識分子都熱愛的《明報》中作職。
金庸賞識 扭轉命運
陶傑的「伯樂」,是武俠小說大家兼《明報》創辦人,筆名「金庸」查良鏞。
查良鏞是陶傑父親在《大公報》時的舊同事。一九九一年,查良鏞到英國度假,賞識陶傑的才華,邀請他在《明報》寫專欄《泰晤士河畔》及後來的《黃金冒險號》。陶傑說,當時受寵若驚如「英女皇請你去白金漢宮飲茶」,但興奮的代價是一篇六百字的稿,稿費僅二百三十元。未幾,查良鏞索性請陶傑返港任《明報》副刊副總編輯。
可惜,陶傑回港不久後,查良鏞便把《明報》賣給于品海,陶傑失去靠山,九三年跳槽東方報系,任英文日報《東快訊》的政治編輯,兼任老闆馬澄坤的「文膽」,撰寫《功夫茶》專欄,亦同時在《明報》寫《黃金冒險號》專欄。
身受重傷見蓮花
陶傑私底下曾向友人解釋,他做《東方》的第一寫手,皆因馬老闆在他一次車禍後照顧他,如再生父母。
那次車禍,發生於一九九四年九月十五日,他在《東快訊》凌晨四時放工,跟七名同事坐車到旺角,在舊機場隧道撞車,其中一名外籍同事死亡,陶傑則身受重傷,在迷糊中他看見了蓮花,再差半步便踏進鬼門關了。
大小通吃月入廿萬
陶傑在東方集團十年,直至去年中,他突然失寵,聰明的他遂自動辭職。其後他轉投TOM集團大股東周凱旋陣營,出任旗下的威震四方公司的創作總監,年入一定過七位數字。
他同時吃黎智英的茶禮,把《黃金冒險號》搬到《蘋果日報》,又以李八方的筆名寫《四面佛》及撰寫每周一篇的社評《星期日休息》,並為《壹本便利》寫專欄。稿費月入超過二十萬元。
旅途上坦白從寬
他還每晚在商台主持《光明頂》,又在無㵟主持節目,還幫鍾逸傑繙譯自傳《石頭記》,連梁鳳儀的勤+緣公司上市,他都有份做司儀,由百萬酬勞到幾千元的散餐,他大小通吃。
陶傑十分節儉。穿的是G2000冷衫,戴的是八達通手表,用的是價值六元的原子筆,駕富豪汽車。他自稱賺到一百元,會儲起七十元。
他如此勤力搵錢卻又慳儉,也許因要周旋於眾多女性之間。目前,他剛帶完康泰的團,身在英國探親友,要本月廿九日才回港,本刊記者曾多次致電其手機,但都無法聯絡上。據說,他已知道密會女友的事會曝光,已向太太「坦白從寬」。經此一役,究竟他會浪子回頭,還是繼續風流?且看下回分解。
左派出身
陶傑最愛罵左派,但他卻是飲左派奶水長大。父親曹驥雲是《大公報》副總編輯,母親常婷婷曾任《大公報》編輯,陶傑四、五歲時,跟父母住在《大公報》的宿舍。每天,家中地上鋪開《大公報》,他趴着一知半解地看。
宿舍內交往的,都是報內知識分子,如中英文皆好的劉芃如、台灣問題專家顧健平。顧健平更是陶傑的象棋啟蒙老師。他在大坑道真光小學讀書,六七暴動,由父母安排轉到培僑學校,開始讀《毛語錄》,派過「反英抗暴」傳單,回深圳看電影《東方紅》。
陶傑十七歲,被父母送往英國唸中學。他自小反叛,經常被罰跪天光,但父母愈罰他,他愈反抗。在英唸書時,父母寫信叮嚀他要走跟父母相同的路,他每次看完,都把信撕碎。如今,他當上香港第一才子,弟弟曹揮則在中資旅行社工作。
陶傑小檔案
1958年 在港出生。
1964年 唸大坑道真光小學。
1967年 轉唸培僑學校。
1975年 英國Warwick University
攻讀英國文學
1978年 在BBC任職海外
傳播部,兼任
香港電台駐英記者。
同時修讀倫敦大學
國際關係文憑。
1991年 回港在《明報》寫
專欄,兼任副刊
副總編輯。
1993年 《東方日報》寫「功夫茶」專欄,
兼任《東快訊》政治編輯。
2003年 《蘋果日報》寫「黃金冒險號」專欄。
TOM集團威震四方創作總監。
返回財經茄哩啡主頁